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5|回复: 1

快读:赫尔岑《往事与随想》

发表于 2024-10-24 17: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图怪兽_未命名.png

  赫尔岑在其著作《往事与随想》中,不仅描绘了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的重要人物及家庭悲剧与内心痛苦,还收录了一些政论性文章、书信及随笔。这部波澜壮阔的作品,在新版中文译本中,页数超过了一千八百页,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洞见,对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人们渴望了解一百多年前的革命者是如何生活、思考和行动的,以及他们如何度过那段波澜壮阔的时代。
  著名思想家以赛亚·柏林对赫尔岑的作品赞誉有加。他曾在评价中指出,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伦理和哲学观念,其中涉及自然、历史、个人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方式等诸多方面。柏林特别强调了赫尔岑对于自由的重视,认为自由是一种绝对价值,是每个人应享有的道德权利,不应受到任何形式的压制或剥夺。这些深邃的哲学思考,被印在了《往事与随想》最新版本的封底上,成为吸引不同读者群体的独特亮点。
  对于这部巨著的解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首先,我们可以关注赫尔岑在俄罗斯度过的青年岁月,了解他的成长背景和家庭环境。其次,我们可以探讨他在欧洲大陆的流亡生涯,以及这段经历如何影响了他的思想和创作。最后,我们还可以关注他在英国的生活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丰富了他的视野和人生体验。
  在《往事与随想》中,赫尔岑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个贵族子弟的独特视角。他敏锐地观察到了俄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尤其是农奴制度的残酷和不公。他对于农奴的同情和理解,体现了他深厚的共情能力和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专制统治的不满和反抗精神,立志走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道路。
  此外,赫尔岑在书中还涉及了俄国思想界的一些重要论战。他坚定地站在西方派立场,主张俄国应该走向现代化和西方化。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先进思想和制度,才能推动俄国的进步和发展。这种开放和进取的态度,使得赫尔岑在俄国思想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往事与随想》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洞见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赫尔岑个人的成长历程和思想轨迹,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俄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思想风貌。对于读者来说,通过阅读这部作品,不仅可以了解赫尔岑的生平和思想,还可以深入了解俄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脉络。
  官衔问题成为了赫尔岑面临的一小项挑战。按照既定规定,身为公务员的他本应就读于专为公务员设立的学校。然而,赫尔岑怀揣着对莫斯科大学的向往,向父亲表达了辞去官职的意愿,以追求自己的学术梦想。为了支持儿子的选择,父亲设法为他取得了一张官方的准驾证书,使他得以在保留公务员身份的同时,顺利进入莫斯科大学深造。
  在莫斯科大学,赫尔岑选择了数理专业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尽管他日后以文学家的身份为人所知,但他始终坚信自然科学对于现代人而言至关重要。他强调,缺乏自然科学素养,现代人将无法找到前行的道路。他进一步指出,若不接受这种有益的营养,不对思想进行实事求是的严格训练,不深入接触我们周围的生活,不承认客观实际的独立性,那么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必然会潜伏着神秘主义的种子,随时可能侵蚀我们的理性。
  在大学期间,赫尔岑与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了一个小团体。他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及,当时能够接受教育的人实属罕见。这些有幸接受教育的人,与其说他们获得了渊博的知识,不如说他们获得了普遍的人道精神。一旦接受了这种人道精神,一个学生便能更接近于人的本质。然而,升官发财或振兴家业却并非他们所追求的。相反,为了在这个社会中立足,他们不得不重新失去人性。面对这样的困境,有些学生选择打牌喝酒、得过且过,而有些学生则开始为自己的思想寻求出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里的各种小组逐渐形成。
  一八三四年七月,这个小团体意外地卷入了一场风波。一天夜里,警察突然造访赫尔岑家,检查信件,并带走了赫尔岑。在警察局,赫尔岑发现根据警察条例,被捕者在被捕三天内有权获知被捕原因,否则应立即释放。这一规定显示出了当时相对较好的法治环境。很快,赫尔岑家的仆人送来了被褥和换洗衣服,警察甚至帮他购买了一本意大利语词典,以供他学习之用。尽管身陷囹圄,但赫尔岑的待遇尚算人道。
  关于赫尔岑被捕的原因,据悉是因为在一个青年小组的聚会中,有人朗诵了一首讽刺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诗歌。这一行为引起了秘密警察的注意,他们随即对所有青年小组进行了排查,赫尔岑及其小组成员也因此被抓。在随后的审讯中,警方主要围绕赫尔岑的思想方式展开询问,质疑他为何拥有不符合政府精神的思想,为何阅读法国革命相关书籍,以及为何不站在君主制的立场上撰写文章。
  经过半年的关押,赫尔岑最终被判处流放至边缘省份比尔姆担任文职工作。这一判决反映了当时俄国对于政治犯的严厉态度,尽管他们在监狱中不会遭受皮肉之苦,但流放制度却是一种残酷的惩罚。对于赫尔岑而言,流放生活的一大痛苦是与心上人分离。在被捕之前,他刚刚向一位姑娘表白,但不幸的是,他随后便遭遇了关押和流放。幸运的是,一八三八年,这位姑娘——他的堂妹娜塔莉亚——毅然决然地跑到他的流放地与他秘密结婚。
  两年后,赫尔岑和娜塔莉亚获准返回莫斯科。回归后,他继续与别林斯基、巴库宁等知识分子保持联系。然而,他的父亲看到儿子仍然沉迷于文学创作,便为他在圣彼得堡安排了一个职位——在内务部的贵族权术局工作。这个部门的职责主要是考察个人的资历,以确定其是否具备担任干部的资格。尽管这个职位听起来相对清闲,但赫尔岑再次因为言论问题而卷入纷争。
  在给父亲的一封家信中,赫尔岑谈到了圣彼得堡一起警察半夜杀人的事件。这起事件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但不幸的是,这封信落入了第三厅警察的手中。他们认为赫尔岑这是在妄谈国事、造谣惑众、危害政府。尽管赫尔岑辩解称这起事件街上的小商贩都知道,为何他在给父亲的信中提及两句就不行了呢?但第三厅的官员却回应称,事情本身或许并不严重,但对你却不利。这份报告最终呈给了沙皇,沙皇决定继续对赫尔岑实施流放。
  于是,赫尔岑第二次被流放至诺夫哥罗德,继续在政府部门工作。在此期间,他负责处理警察局递交的公文,并审阅警察对他自己的监视报告——这无疑是一种荒谬的境遇。在家信中的言论都受到沙皇专制控制的情况下,离开俄国似乎成为了赫尔岑唯一的出路。然而,当时第三厅警察厅长给沙皇的报告中提到,许多贵族接受了西方的革命幻想,试图在俄国推行宪政和自由主义。因此,尼古拉一世执政期间对贵族出国进行了一系列限制。
  直到一八四七年,赫尔岑的父亲去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这时,赫尔岑以给妻子看病为由,成功办理了出境手续,带着母亲、妻子和孩子离开了俄国,前往巴黎。在离开俄罗斯之后,他正好赶上了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在此期间,赫尔岑的才华得到了广泛认可,图格涅夫曾赞誉他在刻画
  第二部分我们就来看看赫尔岑描摹了几位革命家的肖像,以及赫尔岑的家庭悲剧。一八四八年,法国、奥地利、意大利和德国均爆发了革命运动。关于这场革命的反思,赫尔岑的主要著作是《彼岸书》。他提到,革命队伍中固然有勇敢正直、愿为理想献身的志士,但亦不乏缺乏见识的投机分子。许多革命者一生都在谈论那少数几个政治概念,很多人则在政治运动中寻求个人利益。
  其中,一位富有诗意的革命家是意大利人加里波蒂。他的流亡生活在大海上度过,担任船长,船员均为意大利流亡者。加里波蒂曾表示,他还可以组织更多船只,容纳更多流亡者,他们可以担任水手、工人或厨师。他认为,若留在欧洲大陆,流亡者只能过上奴隶般的生活;去英国只能乞讨;而美国更是糟糕,那是一个遗忘祖国的国度。相较之下,大海才是最适合流亡者的国家,在那里,他们可以在航行中锻炼自己,与大自然和危险抗争。
  另一位革命家是法国思想家普鲁东,被誉为无政府主义之父。他否认一切国家和权威,认为它们维护剥削,扼杀自由。一八四九年六月,普鲁东被捕入狱,被判三年徒刑。然而,他在狱中仍可会客、读书、写作,甚至编辑报纸。当时,法国政府规定办报纸须缴纳两万四千法郎保证金,若报纸违反政府规定,还需缴纳罚款。赫尔岑为普鲁东创办的《人民之声报》缴纳了保证金,他表示,自己并非因觉得革命有趣或崇拜法国名流而付出这笔钱。他期待参与《人民之声报》的编辑和撰稿工作,但不久后,赫尔岑被巴黎驱逐,后来在尼斯定居,并加入瑞士国籍。
  俄罗斯学者德斯米尔斯基曾撰写一本俄国文学史,其中提及《往事与随想》。他认为,这部回忆录中最精彩的章节便是赫尔岑描绘妻子娜塔莉亚与德国诗人黑尔维格恋情的那部分。在书写这段家庭悲剧时,赫尔岑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悲剧的开端源于赫尔岑发现自己被戴上绿帽子。他写道:“我发现黑尔维格对娜塔莉亚的友谊已超越普通程度,我只能保持沉默。但我为此忧虑,预见到这将使我们迅速走上灾难之路,我们的生活陷入危机。”
  一八四八年三月,黑尔维格在巴黎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支由德国与法国工人构成的武装力量,他们深入巴登地区,意图发动一场革命,旨在建立德意志共和国。然而,这场起义并未如预期般顺利,反而在遭受强力镇压后宣告失败,黑尔维格亦因此被迫流亡。在流亡的日子里,黑尔维格的生活境遇颇为艰难,多数情况下依赖赫尔岑的资助才得以维系生计。
  在赫尔岑的观察中,黑尔维格常表现出一种渴求他人理解与温存的姿态,他的脆弱与敏感时常触动人心。娜塔莉亚对此深表同情,她理解黑尔维格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认为他如同一个渴望母爱与友情的孩童,需要更多的关爱与温暖。尽管娜塔莉亚自身也承受着流亡生活的重压,但她仍努力给予黑尔维格以支持与鼓励。
  然而,黑尔维格的介入却使赫尔岑与娜塔莉亚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张。就在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降临在赫尔岑家中。他的母亲带着孙子柯利亚外出游玩时遭遇海难,母子二人不幸遇难。这场悲剧给赫尔岑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悲痛欲绝,四处寻找母子二人的遗体却一无所获。柯利亚天生耳聋,这使得他对这个孩子的关爱更加深沉,而娜塔莉亚同样深受打击,她无法忘记那个可怜的孩子在冰冷的海水中挣扎的情景。
  在遭受巨大打击之后,黑尔维格写信给赫尔岑,以一种挑衅的口吻提及这场悲剧,甚至提出以决斗的方式解决问题。赫尔岑深感愤怒与侮辱,认为这是他出生以来所受到的最大羞辱。不久之后,娜塔莉亚也离世而去,使赫尔岑陷入了更深的孤独与痛苦之中。
  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打击与变故后,赫尔岑选择独自前往英国开始新的生活。他在《往事与随想》中描述了自己对破坏自己生活的那个人的愤怒与诅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放下了复仇的欲望,开始以更加冷静和理性的态度面对过去的痛苦与仇恨。他意识到,私人生活中的危害有时并非来自外部的专制君主,而是来自那些闯入我们生活的革命者。
  在英国的生活为赫尔岑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他对英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表示赞赏,认为英国的自由源于其独特的体制和习惯法,而非仅仅依赖于道德意识和思维方式。他通过记述贝尔纳医生一案,进一步阐释了自己对英国自由的理解和认识。他认为,英国人对流亡者虽无好感,但却自豪地维护着庇护权这一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英国自由精神的重要体现。
  这段经历不仅使赫尔岑对政治环境和社会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促使他更加珍视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他放下了过去的仇恨与愤怒,开始以更加宽容和理解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困境。这段故事也深刻地揭示了公众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如何在面对困境时保持理性与冷静的重要性。
  一八五四年二月二十一日,美国驻伦敦大使布卡南隆重举办晚宴,诚邀欧洲流亡者共襄盛举。此举意在向老牌西方国家昭示新世界的立场与抉择。当晚,布卡南大使所邀请的嘉宾阵容鼎盛,包括来自匈牙利的科苏特、法国的洛兰、波兰的沃尔采尔、俄罗斯的赫尔岑,以及意大利的马智尼等杰出人士。
  在记述其伦敦岁月的著作中,赫尔岑对部分流亡者持有一定的轻蔑态度。他提及某流亡者自诩挑战私有制,实则行径无异于偷鸡摸狗;更有诸多流亡者向他借钱乃至骗取财物。赫尔岑坦言,多数流亡者虽属文化界或上层社会,但实则属于其下层,他们无法依靠原本的专业技能谋生,往往投机取巧以求生存。
  身为贵族革命者的赫尔岑,亦展现出其务实的一面。他将巨额财产交由著名银行家罗斯柴尔德打理,确保无后顾之忧。他深信贫穷将束缚一个人的自由意志,然而,众多流亡的革命者却以生命为赌注,孤注一掷。尽管赫尔岑在描述部分流亡者时言辞讥讽,但提及罗伯特·欧文时,却满怀敬意。
  罗伯特·欧文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杰出代表,致力于改善工人待遇,创办工厂并设立食堂、幼儿园及学校。他更在美国购置土地,建立人民公社,践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力平等及民主管理等原则。欧文投身工会运动,矢志将这个充满纷争的世界转变为更为和谐之地。然而,当赫尔岑与已至暮年的欧文相见时,欧文所秉持的改革理念大多已化为泡影。
  赫尔岑深感愚昧之人无法理解欧文之学说,正如呼吸空气需依赖肺部,而愚昧之人却如同仅有鳃而无肺,无法领略新鲜空气之美妙,反觉痛苦与厌恶。在《往事与随想》一书中,赫尔岑饱含深情地记述了欧文的一生。一八五八年十月,利物浦举行了一场会议,年迈的欧文躺在担架上被抬至会场,八十八岁高龄的他再次重申其理念:理想社会应解决温饱问题,消除刽子手之存在,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数日后,欧文在威尔士的老家安详离世。然而,当时英国主流媒体却对其晚年评价甚低,认为其最后二十年对公众而言并无重要意义,所奉行之原则早已被时代所摒弃。
  在《往事与随想》的最后篇章中,赫尔岑描述了一批新的俄国流亡者的到来。随着这些新人的加入,谈话的话题日渐狭窄,有时甚至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这些年轻人对学问或事业缺乏热情,甚至鲜少阅读。赫尔岑坦言,在众多不幸中,他最担忧的便是因门不当户不对而引发的种种问题。他之所以对这些年轻人保持宽容态度,既出于人道精神,亦因不愿过多计较。
  五十余岁的赫尔岑在完成其回忆录时,对人类的自由意志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亦明白,普罗大众对自由的渴望或许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强烈,他们往往更倾向于权威,将平等理解为同等程度的压迫。在《往事与随想》的附录部分,收录了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致赫尔岑的信件。卡莱尔在信中表达了对俄国人民服从天赋的尊重,并认为相较于议会辩论、出版自由及普选计票所带来的无政府状态,沙皇制度或许更适合俄罗斯的国情。
  至此,关于《往事与随想》的精华内容已悉数解读完毕。接下来,我们对此次分享的知识要点进行简要总结。
  首先,赫尔岑生于一八一二年,逝于一八七零年。少年时期,受一八二五年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影响,他立志终结沙皇专制统治。在俄罗斯,他历经两次流放,并于一八四七年离国,开始流亡生涯。一八五二年,赫尔岑抵达英国,并于此年开始撰写《往事与随想》这部波澜壮阔的个人回忆录。
  其次,赫尔岑曾在巴黎亲身经历了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的波澜壮阔。在那场革命中,革命者们矢志推翻君主制,他们坚信人类的自由只能靠自己争取,而非依赖任何救世主或神仙皇帝。赫尔岑作为文人兼政论家,在《往事与随想》中不乏政治性的深刻议论。回顾那个时代,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分别于一八三五年和一八四零年出版,而《共产党宣言》则于一八四八年问世,英国哲学家密尔的《论自由》则出版于一八五九年。这些思想观念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深刻影响了后世亿万人的生活。然而,赫尔岑的个人回忆中所蕴含的文学性私密感受,同样散发着温暖动人的力量。
  在《往事与随想》中,赫尔岑不仅描绘了众多流亡的革命者形象,还记叙了许多在沙皇专制统治下英勇牺牲的先烈。通过对前人追求自由之路的深入洞察,我们得以更深刻地理解理性与自由的价值所在。
  以上便是本书的精华内容。恭喜您,又成功阅读完一本好书。



(作者:章伟)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7: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一起读完这本史诗巨著吧!
投诉/建议联系

45471001@qq.com

知识,奉行,知行合一
中国人的理想门户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QQ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读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59357号-1
关灯 快速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