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灵山取真经:无字考验诚,满载归东土
咱们上一章讲到,师徒四人渡过凌云渡,终于站在了灵山脚下。抬头往上看,整座山像披了层金闪闪的薄纱,山顶的寺庙屋顶泛着光,云雾绕在半山腰,像给大山系了条白丝带,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香火气,比之前去过的任何地方都像仙境。
八戒看得眼睛都直了,忘了念叨红烧肉,指着山顶说:“师父!那就是佛祖住的地方吧?看着也太好看了,比皇宫还气派!”
孙悟空甩了甩金箍棒,脸上也带着笑:“终于到了!这一路的苦没白受,咱们赶紧上去,早拿到真经早回东土大唐!”
沙悟净赶紧整理了一下唐僧的僧袍,又把行李扛稳:“师父,咱们把衣服理整齐,见佛祖得庄重些。” 白龙马也像是知道要见大人物,昂首挺胸,脚步都比平时稳了几分。
师徒四人沿着石阶往上走,石阶是用青石板铺的,两边长满了绿油油的小草,偶尔能看到几朵小野花,蝴蝶在花丛中飞,不像之前走的山路那么难走。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终于到了山顶的寺庙前——寺庙的大门又高又大,上面刻着 “雷音寺” 三个金色的大字,门口站着两个穿红衣服的罗汉,像寺庙里守护的大哥哥,手里拿着念珠,脸上带着和善的笑。
“几位长老从东土大唐来取经?” 左边的罗汉开口问,声音温和。
唐僧赶紧拱手:“正是,我们是奉唐王旨意,来西天求取真经,还望罗汉通报一声。”
右边的罗汉点点头:“佛祖早就知道你们会来,让我们在此等候。随我们来吧。”
跟着罗汉走进寺庙,里面更热闹了——好多和尚穿着黄色的僧袍,有的在念经,有的在扫地,还有的在浇花,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平静的笑。大殿里更是气派,正中间坐着一位胖乎乎的佛祖,穿着金色的衣服,手里拿着佛珠,眼睛微闭,像在思考事情,正是如来佛祖。
唐僧赶紧带着三个徒弟跪下磕头:“弟子唐僧,率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前来拜见佛祖,求取真经,望佛祖慈悲。”
如来佛祖慢慢睁开眼睛,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暖:“唐僧,你们从东土来,一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辛苦了。我这里有真经,让阿傩、伽叶两位罗汉拿给你们。”
很快,两个穿灰色僧袍的罗汉抱着一叠经书走了过来,放在唐僧面前。经书是用布包着的,摸起来软软的,还带着淡淡的墨香。唐僧激动得双手发抖,赶紧接过经书,又磕了三个头:“多谢佛祖!弟子定将真经带回东土,普度众生!”
八戒凑过来,偷偷摸了摸经书,小声说:“这就是真经啊?看着跟咱们平时看的书也差不多,就是包得好看点。”
孙悟空瞪了他一眼:“别乱说!这是佛祖给的真经,得好好保管,丢了可就麻烦了!”
如来佛祖笑着说:“你们一路辛苦,先在寺里歇一晚,明天再启程返回东土吧。”
跟着和尚去客房休息,八戒迫不及待地想打开经书看看,被唐僧拦住了:“八戒,别着急,明天再看也不迟。今天先好好休息,明天才能有精神赶路。”
可八戒哪忍得住,等唐僧和沙悟净睡着后,偷偷把一叠经书抱到自己床边,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里面的经书是用黄色的纸做的,纸有点厚,可翻开一看,八戒愣住了:纸上光溜溜的,一个字都没有,像老师发的空白作业本!
“哎?怎么没有字啊?” 八戒小声嘀咕,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又翻了好几本,每一本都是空白的,一个字都没有。他赶紧推醒孙悟空:“大师兄!快醒醒!这经书是假的,上面一个字都没有!”
孙悟空被吵醒,揉了揉眼睛:“你别胡说,佛祖怎么会给假经书?” 可等他翻开经书一看,也愣住了——真的没有字!他赶紧叫醒唐僧和沙悟净,把情况说了一遍。
唐僧也急了,拿着空白经书,心里又慌又乱:“这可怎么办?咱们一路辛苦来取经,怎么拿到的是无字经书?难道是佛祖觉得我们诚心不够?”
沙悟净皱着眉:“师父,别慌,咱们明天再去问问佛祖,说不定是罗汉拿错了。”
第二天一早,师徒四人赶紧抱着经书去找如来佛祖。唐僧把空白经书放在佛祖面前,着急地说:“佛祖,弟子愚钝,不知道哪里做得不好,您给的经书都是空白的,还望佛祖明示。”
如来佛祖看着他们,笑了笑:“唐僧,你以为我真的会给你们无字经书吗?这是阿傩、伽叶两位罗汉给你们的考验——你们取经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自己扬名,还是为了救百姓?要是只想着自己,就算拿到有字的经书,也看不懂其中的道理;要是真心为了百姓,就算是无字经书,也能明白其中的善意。”
阿傩、伽叶两位罗汉赶紧跪下:“佛祖,是我们不该私自考验长老,求佛祖责罚。”
如来佛祖摇摇头:“你们也是想看看他们的诚心,罢了。唐僧,你们一路救百姓、斗妖怪,诚心足够,现在给你们真正的真经。”
这次,两位罗汉拿来的经书,翻开一看,上面写满了黑色的字,像老师写的板书,工工整整,虽然有些字唐僧不认识,但能感觉到字里行间的善意。唐僧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又磕了三个头:“多谢佛祖!弟子定不负所托!”
八戒凑过来,看着有字的经书,笑着说:“还是有字的好,空白的看着心里慌,有字的才像真经嘛!”
如来佛祖又说:“你们返回东土的路上,还会遇到最后一个小考验,只要同心协力,就能顺利回去。”
师徒四人谢过佛祖,抱着真经离开雷音寺。刚出寺庙,八戒就有点发愁:“这么多经书,咱们怎么带啊?我挑行李都快挑不动了,再加上经书,我这肩膀不得压垮啊?”
孙悟空笑着说:“放心,我有办法!” 他掏出金箍棒,晃了晃,变成一根小小的棍子,又对着经书念了句咒语,经书一下子变小了,像手掌那么大,刚好能放进唐僧的包袱里。
“哇!大师兄你真厉害!” 八戒高兴得跳起来,“这样就轻松多了,我还能多带点路上吃的!”
沙悟净也笑了:“二师兄,就知道吃!咱们现在要带真经回去,得小心点,别再像以前那样丢三落四。”
师徒四人牵着白龙马,沿着原路下山。路上,唐僧摸着包袱里的真经,心里特别踏实——从长安出发,到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八戒,流沙河收沙僧,过火焰山、斗蜘蛛精、救无底洞,再到狮驼岭、比丘国、凌云渡,一路的辛苦,终于换来了真经。
走了两天,到了之前住过的小镇,客栈老板看到他们回来,还带着真经,高兴得赶紧端来饭菜:“长老们取到真经了?真是太好了!快坐下吃饭,我特意给你们做了红烧肉,庆祝一下!”
八戒一听 “红烧肉”,眼睛一下子亮了,赶紧坐下,拿起筷子就夹:“太好了!终于能吃红烧肉了!比在雷音寺吃的素斋好吃多了!”
孙悟空笑着拍了拍他的头:“你这吃货,就知道吃红烧肉!吃完赶紧赶路,别耽误了回东土的时间。”
唐僧也笑着说:“悟空,让他吃吧,这一路他也辛苦了,吃点好的应该的。”
吃完饭,师徒四人继续赶路。路上,他们遇到了之前帮助过的村民——柳溪村的老奶奶、比丘国的国王,还有好多受过他们帮助的人。大家听说他们取到了真经,都高兴地给他们送吃的、送水,还帮他们指路,像送别亲人一样。
八戒一边走一边说:“师父,咱们这一路虽然遇到了好多妖怪,可也认识了好多好人,要是没有他们帮忙,咱们说不定还到不了灵山呢。”
唐僧点点头:“是啊,做人就要互相帮忙,咱们取真经,也是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不再受妖怪欺负。”
孙悟空也说:“以后回了东土,咱们把真经念给大家听,让大家都明白善恶,都做好人。”
沙悟净牵着白龙马,小声说:“大师兄,你说佛祖说的最后一个考验是什么啊?会不会又遇到妖怪?”
孙悟空摸了摸下巴:“不管是什么考验,咱们师徒同心,肯定能过去!再说了,咱们有真经在,妖怪也不敢随便来捣乱!”
又走了几天,前面出现一条大河,跟凌云渡的河差不多宽,可河边没有船。八戒一看,又开始发愁:“怎么又有条河啊?没有船怎么过啊?总不能让我游过去吧?我可不会游泳!”
孙悟空往河对岸看了看,突然笑了:“别慌!你看那是什么!”
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河对岸飘过来一艘大船,船上站着几个熟悉的人——正是之前帮助过他们的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还有好多神仙!
“唐僧,你们取到真经,该回东土了。” 观音菩萨笑着说,“这条河是最后一个考验,只要你们心怀善念,就能顺利过河。”
大船慢慢靠岸,师徒四人牵着白龙马走上船。船上很宽敞,还摆着水果和茶水。八戒拿起一个苹果,咬了一口:“还是神仙好,连过河都有船接,还有水果吃!”
大家都笑了,船慢慢往河对岸飘。看着越来越近的东土方向,唐僧心里充满了期待——他仿佛看到了唐王迎接他们的样子,看到了百姓们拿到真经时开心的笑容,看到了东土大唐变得越来越美好。
那么,他们回到东土后,会怎么把真经交给唐王?百姓们又会有什么反应?师徒四人最后会去哪里?咱们下一章,就来讲讲取经后的故事,给这场西天取经之旅,画个圆满的句号!
唐僧师徒打怪记: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