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灵山取真经:无字考验,诚心换真典
咱们上一章讲到,师徒四人终于走到灵山脚下,看着山顶金闪闪的寺庙,心里都跟着激动——走了这么久,打了这么多妖怪,终于要见到佛祖、拿到真经了!
八戒挑着行李,脚步都轻快了不少,眼睛直往山上瞅,嘴里还在盘算:“灵山的佛祖肯定大方,说不定会摆个大宴席,有红烧肉、炖鸡,还有我没吃过的仙果!到时候我可得多吃点,补补这一路的苦!”
孙悟空在前面带路,金箍棒都快甩成了花:“你这呆子,就知道吃!先拿到真经再说,要是佛祖知道你满脑子都是吃的,说不定连真经都不给你看!”
沙悟净牵着白龙马,手里还拿着块布,时不时擦一擦白龙马的鬃毛:“师父,灵山的台阶看起来好高,咱们慢慢走,别着急。”
唐僧点点头,整理了一下僧袍——这僧袍跟着他走了一路,磨破了好几处,可他还是舍不得扔,现在要见佛祖,特意把破洞处扯了扯,尽量显得整齐些。“咱们是来取经的,诚心最重要,慢些走没关系。”
灵山的路是用白玉铺的台阶,像一块块透亮的积木,踩上去凉凉的,一点都不硌脚。路边的树上挂着好多彩色的果子,红的像小灯笼,绿的像翡翠,风一吹,果子轻轻晃,还飘出淡淡的香味。八戒看得直咽口水,趁大家不注意,偷偷伸手想去摘一个,结果刚碰到果子,就被孙悟空一把拍掉了手。
“你干啥!” 八戒捂着被拍的手,有点委屈,“就摘一个尝尝,又不偷多!”
“这是灵山的仙果,哪能随便摘?” 孙悟空瞪了他一眼,“要是被佛祖知道了,还以为咱们是来偷果子的,不是来取经的!”
唐僧也跟着劝:“八戒,忍忍吧,等拿到真经,说不定佛祖会赏咱们吃的。”
八戒只好悻悻地收回手,小声嘟囔:“知道了知道了,不摘就是,真是的。”
又走了半个时辰,终于到了灵山的大门。大门是用金子做的,上面刻着好多佛像,阳光一照,金灿灿的晃眼睛;门口站着两个穿红衣服的小和尚,手里拿着木鱼,看见他们过来,赶紧鞠躬:“几位长老可是东土大唐来取经的?佛祖早就等着你们了,请跟我们来。”
跟着小和尚往里走,里面更热闹了——到处都是穿着僧袍的和尚,有的在念经,有的在扫地,还有的在浇花,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不像别的地方那么紧张。院子中间有个大大的香炉,里面插着好多香,烟慢慢飘上去,像白色的小云朵,还带着股淡淡的香味。
走了一会儿,就到了一座大殿前,殿门上方挂着 “大雄宝殿” 四个金色的大字,殿里隐隐约约能看到好多佛像,庄严肃穆。小和尚说:“长老们进去吧,佛祖就在里面,旁边还有阿傩、伽叶两位罗汉陪着。”
师徒四人走进大殿,赶紧对着中间的佛祖鞠躬。佛祖坐在莲花座上,穿着金色的袈裟,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像爷爷看着自家孩子似的。旁边的阿傩、伽叶两位罗汉,穿着灰色的僧袍,手里拿着经书,看起来很严肃,像学校里管纪律的老师。
“你们从东土大唐来,一路辛苦,” 佛祖开口说话,声音慢悠悠的,听着特别舒服,“想取真经回去救苦救难,这份心意很好。阿傩、伽叶,你们带几位长老去拿真经吧。”
“是,佛祖。” 阿傩、伽叶点点头,带着师徒四人往大殿后面走。后面有个小房间,房间里摆着好多书架,书架上放满了经书,有的用布包着,有的露着黄灿灿的纸,看起来特别珍贵。
阿傩从书架上拿下一叠经书,递给唐僧:“这就是真经,一共三十五部,你们拿回去好好保管,教给东土的百姓,让大家都能学好。”
唐僧赶紧双手接过来,心里激动得直跳——这就是他们走了这么久、盼了这么久的真经!他小心翼翼地把经书抱在怀里,像抱着宝贝似的。
八戒凑过来看,想看看真经长啥样,伸手就想翻一翻。阿傩赶紧拦住他:“真经贵重,先别乱翻,等回去再慢慢看。”
八戒只好收回手,心里有点痒痒的,还是想看看里面写的啥。
等他们谢过阿傩、伽叶,抱着真经走出大殿,准备找个地方先歇脚,八戒实在忍不住了,拉着唐僧的袖子说:“师父,咱们先翻一页看看呗,就看一页,看看真经里写的是不是真的能让人变好。”
唐僧也有点好奇,就点点头:“那好吧,就看一页,小心点,别弄坏了。”
孙悟空和沙悟净也凑了过来,想看看真经的样子。唐僧小心翼翼地打开最上面的一本经书,结果一看——里面的纸是黄灿灿的,可上面一个字都没有,像老师发的空白作业本!
“咦?怎么没字?” 唐僧愣了一下,赶紧翻第二页、第三页,还是没字,整本书都是空白的。
八戒也急了,抢过另一本经书翻开,里面也是空白的:“怎么回事?这经书怎么没字啊?是不是拿错了?”
孙悟空赶紧拿过几本经书翻看,每一本都是空白的,他一下子就火了:“肯定是那两个罗汉搞的鬼!故意给咱们无字的经书,想骗咱们!走,咱们找佛祖去!”
师徒四人赶紧抱着无字经书回到大雄宝殿,对着佛祖鞠躬:“佛祖,您的两位罗汉给我们的经书都是空白的,没有一个字,这是怎么回事啊?”
佛祖看了看阿傩、伽叶,又笑着对唐僧说:“你们别急,这不是拿错了,是阿傩、伽叶想考验你们的诚心。要是你们没有诚心取经,就算拿到有字的真经,也看不懂里面的道理;要是你们有诚心,就算是无字的经书,也能明白取经的意义。”
阿傩、伽叶也赶紧说:“我们不是故意骗长老们,就是想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为了百姓取经,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
唐僧这才明白过来,赶紧说:“佛祖,我们确实是为了东土的百姓,想让大家都能学好,不再做坏事,不再受苦。我们有诚心,求佛祖给我们真正的真经。”
孙悟空也说:“佛祖,我们一路打了好多妖怪,救了好多人,从来没为自己想过,就是想拿到真经回去。您就给我们真的经书吧!”
佛祖点点头,笑着说:“我知道你们有诚心,这一路的辛苦,我都看在眼里。阿傩、伽叶,你们去把真正的真经拿来,给几位长老。”
这次阿傩、伽叶没再犹豫,很快就抱来一叠真经。这些真经跟刚才的不一样——纸是黄灿灿的,上面写着黑色的字,工工整整的,还带着股淡淡的墨香;每本经书的封面上,都写着经书的名字,像《金刚经》《心经》,看着就特别珍贵。
唐僧双手接过真经,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对着佛祖连连鞠躬:“谢谢佛祖!谢谢佛祖!我们一定会把真经带回东土,教给百姓,不辜负您的心意!”
八戒也凑过来看,看着有字的真经,笑着说:“还是有字的好,不然拿回去,别人还以为咱们骗他们呢!”
沙悟净也高兴地说:“终于拿到真经了,咱们这一路的辛苦没白费。”
佛祖又说:“你们回去的路,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小麻烦,但只要你们同心协力,记住取经的初心,就能顺利回到东土。白龙马一路驮着你,也有功劳,等你们回去,它也能修成正果。”
白龙马像是听懂了,对着佛祖 “嘶” 了一声,还点了点头,样子特别乖巧。
师徒四人谢过佛祖和阿傩、伽叶,抱着真经走出大雄宝殿。小和尚送他们到灵山门口,还递给他们一个布包:“这是佛祖让我给你们的干粮,路上吃,里面还有些仙果,能顶饿。”
八戒赶紧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有好多圆圆的仙果,红通通的,像小苹果,还飘着香味。他忍不住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甜甜的,还有点脆,比他吃过的任何果子都好吃!“太好吃了!佛祖真好!”
孙悟空笑着说:“你这呆子,现在知道高兴了?赶紧收拾收拾,咱们准备回东土!”
师徒四人找了个地方,把真经小心地放进包袱里,沙悟净还特意用布包了好几层,生怕弄坏了。八戒把仙果揣进怀里,时不时拿一个出来吃,吃得满嘴都是汁水。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开始往回走。灵山的路还是那么好走,可他们的心情不一样了——来的时候是期待,回去的时候是踏实,怀里抱着真经,像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
走了没一会儿,八戒突然想起什么,问:“大师兄,咱们回去走哪条路啊?还是走原来的路吗?会不会再遇到妖怪啊?”
孙悟空笑着说:“可能会走原来的路,也可能会走新的路,说不定还会遇到以前的妖怪,不过这次咱们有真经,还有咱们四个,就算遇到妖怪,也能打败他们!”
唐僧也说:“不管遇到什么麻烦,只要咱们同心协力,记住取经的初心,就不怕。”
沙悟净牵着白龙马,说:“我会看好真经和行李,不让妖怪有机会偷真经。”
白龙马也 “嘶” 了一声,像是在说 “我会好好驮着师父,不让师父累着”。
他们走啊走,路过之前走过的地方——比如火焰山,现在山上的火已经灭了,变成了一座普通的山;比如比丘国,城里的小孩们在路边玩耍,笑着闹着,比以前热闹多了。看到这些,唐僧心里更踏实了——他们的辛苦,真的让这些地方变好了。
八戒看着比丘国的小孩,笑着说:“要是咱们把真经带回去,东土的小孩也能像他们一样,开开心心的,不用怕妖怪,不用怕受苦。”
孙悟空点点头:“对!咱们就是要让东土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取经的意义。”
又走了几天,他们到了一条大河边。这条河跟凌云渡的河不一样,水是清清的,河边有好多村民在洗衣服、钓鱼,看起来很热闹。有个村民看见他们,赶紧打招呼:“你们是取经的和尚吧?之前听人说过你们,说你们打妖怪很厉害!”
唐僧笑着说:“我们是来取经的,现在要回东土,把真经带给百姓。”
村民们一听,都围了过来,好奇地问真经是什么样的。沙悟净小心地打开包袱,让大家看了一眼真经——大家看着有字的真经,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真好!有了真经,咱们的日子肯定会更好!”
八戒还从怀里拿出一个仙果,递给旁边的小朋友:“给你吃,这是灵山的仙果,可好吃了!”
小朋友接过仙果,咬了一口,笑着说:“谢谢叔叔!真好吃!”
师徒四人跟村民们聊了一会儿,就继续往回走。太阳慢慢往西斜,把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像一家人手拉手走在回家的路上。
八戒摸着怀里的仙果,又开始念叨:“等回到东土,我要先吃一顿红烧肉,再睡个大觉,然后跟大家说咱们取经的故事,说咱们打了多少妖怪,拿到了多少真经!”
孙悟空笑着说:“你就知道吃和说!回去之后,咱们还要教百姓学真经,那才是最重要的!”
唐僧看着远方,心里想着东土的百姓——他们肯定在等着真经,等着好日子。他握紧怀里的真经,脚步走得更稳了。
可他们不知道,回去的路上,真的有个小麻烦等着他们——有个小妖,之前被他们打败过,现在想偷真经,报仇雪恨。不过这个小妖的本事不大,只要他们同心协力,肯定能打败他。
那么,他们会怎么打败偷真经的小妖?又怎么顺利回到东土,把真经教给百姓呢?咱们下一章再讲!
唐僧师徒打怪记:等您坐沙发呢!